1156 #人物# 雷军坐拥四家上市公司,身家 1 天增百亿,成中国第九富豪

雷军真的很雷,乔布斯坐拥两家上市公司(苹果、皮克斯),雷布斯坐拥4家上市公司,如果你有机会请教雷军,估计他会告诉你四个字。


哪四个字呢,慢慢往下看。

01

雷军是一个很勤奋的人,从上大学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好学青年了。


他在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,上大学的第一个晚上便去参加自习了,大二那年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学分,大学时期将刻苦学习一以贯之,每天七点就到教室占位子了,周末晚上同学们都去看电影了,雷军也喜欢看,但为了不影响学习,他通常要晚自习到九、十点,然后去看第二场。雷军害怕别人比他多学了知识,于是狠下心把午睡的习惯戒掉了来看书学习。对此,雷军说道:“我不是一个擅长在逆境中前行的人,我更愿意把事情研究透了再前行。”


由于学习非常刻苦,老师们都非常喜欢他,有不少老师都将他视为得意门生,让雷军帮着做课题,还把机房的钥匙给到他。在那个时候,计算机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,上机特别紧张,能得到老师的信任,拿着机房钥匙,便有充足的时间去泡机房写程序,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。


雷军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是,他非常注重实践,除了学校里所学的之外,他喜欢到社会上去学习,经常跑武汉电子一条街,帮人安装软件、修理机器、编写程序,也跟街上的很多店铺老板们混熟了,大家都喜欢请他帮忙,有时也会请他吃饭。


因为每次出门经常要带一个大包,里面装着各种软盘、几大本参考书等等,所以非常不方便。由于每本参考书都还不一样,还不能少带一本,于是他想到了其他的程序员也是如此,为了减轻大家的烦恼,他干脆和同学合著了一本《深入DOS编程》,囊括了所有的材料,内容更全面,成为风靡一时的“红宝书”,这是雷军第一次小试牛刀。

后来他在电子市场认识了王全国,后来的金山副总裁,雷军经常跟他交换软件,慢慢熟悉了以后,他们决定一起合作写一个加密软件,他们称之为“黄玫瑰小组”。没想到后来这款软件卖的不错,居然因此赚了上百万,这成为雷军赚到的第一桶金。


那个时候,计算机病毒开始流行起来,虽然电脑还没有联网,但是软盘一旦接触到病毒,很多电脑都会中招。1990年,雷军和一位同学合作开发了一款防病毒软件,名字叫免疫90,还获得了湖北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。后来这款软件一直被持续升级到了3.0版本,陪伴雷军走过了大学毕业以后前3年的时光,是他职业经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。

除了不断写程序之外,雷军在大学期间还和几个同学一起创业,成立了一家软件公司,不过由于没有经验,也没有摸到商海的大门,很快就又散伙了。这是雷军第一次的创业体验。

02

大学毕业以后,雷军成了一名“北漂”,进入了北京的一家研究所,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感觉,状态也不是特别好。

于是在朋友的鼓励下,他开始继续开发“免疫90”,白天上班,晚上就开始写程序,通常熬通宵,虽然很累,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在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干活,心里就很畅快。


1991年,在一次计算机展览会上,他认识了求伯君,求伯君当时是很多程序员的偶像,凭借一己之力开发出了WPS,竖起了中国软件业的大旗。


那次见面以后,雷军就发誓要做一个像求伯君那样的软件人。


好在第二年,求伯君邀请雷军加盟金山,雷军毫不犹豫的答应了,这时雷军23岁,此后16年,他的命运便与金山紧密连接在一起,直到金山上市为止。


不过加入金山以后,一开始迎接雷军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,而是巨大的失败。雷军带领团队耗时三年开发的“盘古”软件遭遇滑铁卢,市场反应平淡,没有续写WPS的辉煌,加之“前有微软后有盗版”,也导致金山濒临崩溃的边缘,这是雷军人生当中的第一场败仗。这场败仗差点让他没有坚持下去,看到很多昔日与他一同战斗的伙伴离开了,办公室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,最后他也决定辞职。


不过求伯君并没有答应,而是直接给雷军放了6个月的假,这是雷军人生最低潮的一个时期。


那6个月当中,雷军做得最多的就是反思和读书,当时雷军27岁,他读的不是一般的小说,而是《毛泽东选集》,从“毛选”当中,雷军获得了最初的顿悟。


重新回归金山以后,雷军开始从一个纯粹的程序员角色向职业经理人过度,他的市场意识开始觉醒,并推出了“以战养战”的一系列动作,并深入到一线“站店铺”,了解终端的需求,跟消费者打成一片。慢慢的,金山影霸、金山词典、电脑入门、金山毒霸等慢慢问世了,金山开始重新活过来。


后来,雷军还带领团队进入了电商领域,创办了卓越网,“左手卓越,右手金山”,成了那个时期雷军的工作常态。后来还布局了游戏领域,虽然挑战不断,危机四伏,但是金山的面貌慢慢变得焕然一新。


2007年10月,金山在香港成功上市,不过上市没多久,雷军便决意离开了,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很难做到,真可谓“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”。


03

为什么从金山离开?其实原因并不复杂。


虽然上市了,虽然功成名就了,也财富自由了,但是雷军心里并不畅快,想想自己带领团队日夜奋战,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,人称“中关村劳模”,金山5次冲击IPO,创立了16年才好不容易上市,只换来6.261亿港币的市值,这与同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的15亿美元市值天差地别,离2005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的39.58亿美元市值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
金山作为国内软件业的旗帜,一直在“前有微软后有盗版”的夹缝中求生存,软件业务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,最后凭借游戏业务才得以上市,想想这一路走来,好像都是在“推石头上山”。


40岁那年,在一场小聚会里,雷军突发感慨:“我领悟到,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,这样会很累,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。要做的是,先爬到山顶,随便踢块石头下去。”这段话后来被雷军总结为:“只要站在风口上,猪也能飞起来。”


从金山离开以后,他做起了天使投资人,沿着“移动互联网、电商、互联网社区”等领域投资了十几家初创企业,没想到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。


不过他并未满足于此,他知道风投并非自己的终生志愿,他还有夙愿未了,“我当时就是坚信我还会再干点别的什么事情。”


这段时间,他一边看王阳明的心学,一边反思自己在金山“盐碱地里种庄稼”的岁月,悟透了“顺势而为"四个字,不知不觉当中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。


这个“势”是什么呢?这个“势”在哪里呢?


想必你也知道了,这个“势”就是移动互联网浪潮。


苹果iPhone的问世,给了雷军无穷的灵感,他恍然大悟,原来移动互联网的引爆点是手机,从那个时候开始,做手机的想法就在雷军的脑子里种下了种子。


2010年7月,创办小米3个月以后,雷军在一次公开发言中称“用手术刀将自己解剖了一遍”,总结反思了自己近20年的经历,并分享了五条体会:

第一条:懂得顺势而为,绝不要做逆天而动的事情;
第二条:颠覆创新,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;
第三条:人欲即天理;
第四条:广结善缘;
第五条:专注,少就是多。

而后来小米的所有辉煌都起始于这里,雷军在“解剖”自己以后获得了重生。


从雷军的案例中我们发现,努力很重要,不过比努力更重要的是“顺势而为”。


论聪明,雷军不能说不聪明,论天资,雷军天资也不差,考上武汉大学,学生时代就赚到了第一桶金;论勤奋,雷军不能说不勤奋,他在金山的那段岁月一直被外界称之为“中关村劳模”。


然而,在金山的16年里,他被马化腾超过,被马云超过,在办公软件、社交软件、电商、游戏、杀毒等领域均有涉猎,但是都被被人超过或干掉,他痛定思痛,得出了几个结论,第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巨大的市场。而这种市场从哪里来?只能是顺势而为,好在最后雷军抓住了一个大势,最终实现了自己办一家世界级伟大公司的梦想。


其实对于很多高手来说,都是悟透了“势”这个字,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。


就像有一个段子,说三个人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。一个原地跑步,一个做俯卧撑,一个用头撞墙,他们都到了十楼。有人问他们是如何到十楼的?一个说是跑上来的。一个说是俯卧撑上来的。一个说是用头撞墙上来的。这个电梯,就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;而那三个人,则是吹嘘各种成功学的企业家。


其实大家可能忽视了电梯的作用,这个电梯就是势能,很多人真正成功的背后是找到了某种大势,就像雷军说的那样,站在了风口上。


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,我们既要埋头苦干,也要仰望星空,比努力更重要的,是思考自己的人生大势,从而做到顺势而为。


觉得不错的同学,记得给个赞哈,谢谢~


From: 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93646228/answer/1212533530




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雷总是我们这个大环境中普通人靠勤勉努力能达到的上限。


雷总的每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就,大多数人达成一项,就已经很了不起了:


大学时期两年修完所有学分,大一的作业被写进教科书,几乎包揽武汉大学所有奖项;


28岁任金山总经理,带领金山对抗微软,让wps成为国民软件,在金山上市后功成身退;


创立卓越网,后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亚马逊;


“退休”后当起天使投资人,一手缔造“雷军系”企业(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天眼查看看雷总的投资情况,一定会让你wow出来);


40岁创办小米,掀起移动互联网潮流,三年时间做到中国第一,现在稳居世界第四。九年时间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,营收突破2000亿人民币。


这些普通人难以实现其一的光辉事迹,都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,更何况这个人出身普通、没有背景。雷总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,颠覆了大大小小数百个行业,影响着数亿人的生活,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?


看过这样一句话:你可以不喜欢小米,但不能不敬佩雷军。作为个人而言,雷总是难以用小米创始人这样一个身份来概括的,也不应该仅仅与小米绑定在一起。对于我们而言,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,告诉我们即使是在这个内卷程度和马太效应不断加深的社会环境下,保持奋斗永远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可行途径。


作者:去来之间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93646228/answer/1211795595
来源:知乎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